網頁

2009年2月28日 星期六

Yahoo信箱中毒緣由


Yahoo信箱中毒緣由

 







這篇Yahoo信箱中毒緣由」,內容提及Yahoo信箱何以容易中毒的來龍去脈,以及其解決之道,這位專家講得十分詳盡,很值得大家考。

中華電信msams 箱更容易中毒,除非你願意付費,公司才幫你防毒,這一點比起 Yahoo 來遜色得太多,使用者可要自求多福了!

本文

Yahoo2006年,在美國被名為Yamanner的病毒攻擊,一開始雖然只有小部分用戶受到感染,Yahoo在隔日也已經完成修補工作,這是第一起不用下載或開啟病毒檔就會中毒的web mail病毒事件,截至目前為止病毒已經變形與擴大感染。

最早Yamanner是利用可執行網頁瀏覽信件程式中內建的HTML漏洞,無須下載或開啟附件就會中毒,中毒的使用者,將會透過web mail把這封病毒信寄給所有通訊錄通訊錄中,網域為yahoo.com yahoogroups.com的用戶。

因此,只有使用 @yahoo.com @yahoogroups.com 的電子郵件信箱會受雅虎郵件病蟲影響。
目前已經擴大為只要聯絡人清單中有設定,都會被該病毒自動發送而使用者未知。

而當使用者收到尤其是來自於自己朋友的信件時,都會開啟,並成為病毒跳板,自己又成為發送病毒信件的點。

最常見的yahoo信箱感染類型

(1)附檔為:信件中多半有夾帶病毒檔(副檔名可能為:.exe.com.vbs.lnk, .pif.scr.bat.rar.zip ...等格式)



(2)不論有無附檔,該信件夾帶內建的HTML漏洞語法,導致只要一點選該信件立刻偷偷導向到含病毒的網頁(使用者未知)

(3)研判雅虎漏洞或內部疏失、被入侵等。(長年未使用yahoo信箱,並且從未開啟yahoo信箱,卻發現信箱自動發出病毒信)[2008近期發生]

(4)現在製造病毒的人越來越聰明,故意製造「假的寄件者(被退件時)」和「收件人」,讓人不留心去開啟而造成中毒。


為何會中毒?

當使用者收到朋友來信,因為使用習慣關係,很自然的未經查證或判斷就先開啟該信件與附檔,造成立刻中毒。
而病毒會竊取使用者帳號密碼,並入侵該帳號,甚至於連帶功能,例如:雅虎拍賣帳號被盜。(因帳號密碼相同)

最新的變形病毒,還會自動變化附檔種類與信件內容,進而自動發 出病毒信件。

另一種不用開啟含病毒的附檔,只要點選信件立刻透過HTML語法漏洞執行含病毒網頁,造成立刻中毒而未知。

目前最新狀況,連沒有在使用yahoo信箱收發信,都會發出病毒信,相單罕見案例,研判可能yahoo系統漏洞或遭入侵。

如何防範與解決之道

(1)首先還是要培養良好的使用習慣。

不論使用POP3,如Outlook收發信件,或是WebMail收發信件,只要看似垃圾信或是病毒信,即使認識或不認識,都不輕易開啟。(連信件都不要開啟)

如果使用POP3收發信件者,請把信件預覽功能關閉。(信件預覽,等同開啟信件,若含HTML漏洞語法則立刻中毒)

對於來歷不明的夾檔,切勿傳送、點選、開啟、儲存或執行。(若是執行檔,更要小心。特別注意,含有病毒的執行檔副檔名通常為:.exe, .com, .vbs, .lnk, .pif, .scr, .bat, .msi或未知附檔名等)請立即刪除此類信件,不要開啟。

(2)安裝防毒軟體,並定期更新掃瞄引擎與病毒碼。
沒有一套防毒軟體能百分百防護,每一家防毒軟體都各有特色。

安裝防毒軟體則為至少減少中毒機會。大部分防毒軟體可以針對病毒行為或事件發生,而無法防範HTML語法漏洞(少數幾套可以,例如:avast!)。

(3)Yahoo信箱提供偵測病毒功能,下載附件前,可先利用防毒大師偵測病毒。

若為付費信箱則提供解毒功能。(此法非安全之計)

(4)不論是POO3或WebMail,在聯絡人清單中,第一筆資料建立一個虛擬人物名為「!0000」,位址空白即可。
此法會造成病毒信件自動發送群組信件時,因郵件伺服器無法處理該虛擬人物格式,而全部退件。(但無法預防若病毒再變形,改採單一信件發送而不用群組發送)

若使用Yhaoo信箱,聯絡人清單在不重要狀況下,建議刪除全部聯絡人,並留一個自己常用的E-mail信箱。(萬一又發病毒信自己可以察覺)

但若常用yahoo信箱,則只能採用建立虛擬人物「!0000」方式,也僅為減低機會。

(5)提高警覺性,定期察看自己的信箱,以及寄件備份,是否在未知狀況下被發送信件。
發現中毒,應立即處理,刪除信箱信件,包含刪除寄件備份,重新檢查聯絡人清單(如上第四點),並且立刻更換密碼。

平時可以的話,也建議定期更換密碼,並採用英數字或特殊符號組合,至少六碼以上,提高複雜度。

(6)更換其他帳號或信箱。

例如:Gmail等,當然,這會造成使用者另一種困擾,例如:通知親友更換信箱、自己使用習慣等問題。

(7)其他,待補充...

Good Luck...

[本篇歸類為 G7-電腦]

G7-01- 駭客入侵通訊錄之道

G7-02- 亂碼信件處理之道

G7-03- 如何檢視身諜毒之道

G7-04- 如何於隨身諜設防毒資料夾[修正版]

G7-05- 如何手動清除病毒之道-1

G7-06- 如何手動清除病毒之道-2

G7-07- 電腦所忌諱的事

G7-08- Yahoo信箱中毒緣由



2009年2月13日 星期五

外星變型怪客 BMW GINA Light Visionary


 


外星變型怪客 BMW GINA Light Visionary


【 Yahoo!奇摩汽車 Press L 】


相信大家對於概念車的印象莫過於超酷炫的外型及前衛內裝配備,而以往霹靂遊俠李麥克的「夥計」也早已不再有看頭,這輛由BMW 所推出的GINA Light Visionary,絕對是打破至今概念車藩籬的作品,並且也讓見識到的人無不搖頭讚嘆科技長足的進步!


GINA Light Visionary概念車的外表以極富彈性的Lycra布料取代傳統金屬外殼,半透明的特性也讓燈光能夠穿透布料,全車包覆僅採用四大片布料,一體性十足!

GINA由BMW集團設計中心(BMW Group Design)開發而出,並且也陳列於BMW博物館中。GINA的車名則是來自於「Geometry and Functions In "N" Adaptions」,從字面上的意思來解釋就是「幾何學功能性的N次演繹」。


從外觀上來看,GINA Light Visionary概念車是以輕量化鋁製雙門跑車Z8為設計藍本,但是卻捨棄了一般的金屬外殼,而改採碳纖維材質作為骨骼架構,且液壓鋼架星羅棋布於骨架之間亦像是肌肉組織。外表則包覆上極富彈性的Lycra布料當作皮膚,在啟動引擎之後,車輛的外觀即會進行變化,彷彿像是一種高科技生物一般給人相當震撼的感受。


內裝流線而前衛,也沒有多餘的物件,簡直就像是一輛來自外星的交通工具。





GINA Light Visionary概念車在一般狀態下完全看不出頭燈置於何處,但是在頭燈開啟後,彈性纖維布料便會像眼皮一樣撐開,露出明亮雙眼。





Lycra布料取代引擎蓋,也包覆了引擎機件,且透過油壓裝置還可以撐開布料露出引擎等臟器。


具有亮銀色的彈性纖維特性的Lycra布料幾乎沒有任何接縫,而且包覆於整輛車上僅僅需要四大片。兩片鍘刀式車門在上掀之後還能夠看到像皮膚般的皺摺,頭燈外層也做了皮料包覆,在一般狀態下完全不見頭燈為何物,但是在頭燈開啟之後,彈性纖維布料便會像眼皮一樣撐開,露出明亮的雙眼。

除了頭燈以外,包含引擎蓋的啟閉、後擾流板的升降、座椅頭枕的調整等部份也都具備了相同機構。更驚人的是,當GINA Light Visionary概念車在行駛中時,車體結構還會隨著車速與風阻係數的增加而改變,例如側裙會調整出適當的造型,車尾也會延伸出擾流尾翼。

GINA Light Visionary概念車的創作者,也就是知名的BMW設計總監Chris Bangle表示,GINA Light Visionary概念車為他帶來了全新的設計視野,而由GINA Light Visionary概念車的各項嶄新設計要素與先進概念來看,也確實領先其他車廠許多,而最讓人振奮的是,BMW目前也已正式表示,導入於GINA Light Visionary概念車上的其他細節在未來都將會逐步應用於量產車上!


去年空氣品質改善 近五年來最好


去年空氣品質改善 近五年來最好




環保署監測結果顯示,去年全國空氣品質是五年來最好,包括「懸浮微粒指數不良」與「臭氧污染物」比例,是五年來最低,在全國七大空氣品質區域中,以高屏、中部與竹苗的改善幅度最大,而花東與宜蘭維持好空氣,最近兩年空氣污染指標PSI都小於100,空氣良好。



環保署指出,根據97年全國一般空氣品質統計結果,空氣污染指標PSI大於100的「站日數」比例,比起前年下降22%,其中指標污染物臭氧改善最明顯,比前年改善幅度達40%。



至於大陸沙塵每到11月到隔年5月,可能影響台灣,環保署監資處處長朱雨其表示,環保署每年定期監測大陸沙塵,目前為止沒有顯著的沙塵現象。


你胖嗎?怪你身邊的人


 


你胖嗎?怪你身邊的人



美國科學家說,肥胖是一種腺病毒,跟感冒一樣會傳給周圍的人。



美國「潘丁頓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杜蘭哈)教授說,他們在雞隻和老鼠身上發現,有肥胖腺病毒的雞或是老鼠脂肪細胞都會倍增,當然也就會過胖。杜蘭哈說,沒有這種病毒的雞或是老鼠即使進食的內容和數量跟有病毒的雞和老鼠一樣,也不會發胖。



他們也在三分之一的過胖的人的身上發現了肥胖病毒。體重正常的人類身上有這種病毒的比例只有11%。杜蘭哈說,肥胖病毒經由肺部進入人體,然後傳遍全身。胖病毒可以進入身體裡的任何組織。一旦進入脂肪組織,胖病毒就會複製,大量製造脂肪細胞,讓人迅速增肥。



由於能夠傳染,所以,有胖病毒的人可以經由咳嗽或是接觸把病毒傳染給瘦子,讓瘦子也變胖。杜蘭哈說,胖病毒在人體生存的時間比感冒病毒長,最久的可以達三個月。不過,杜教授說,變胖的原因很多,真的不需要為了怕發胖就避開感冒、打噴嚏、咳嗽的胖子。


玩任天堂改善記憶?專家:想太多


玩任天堂改善記憶?專家:想太多


  潘勛/綜合報導


 



日本任天堂公司出品的掌上型遊戲機與遊戲軟體具備「教育娛樂」功能,廣告甚至宣稱常玩可改善記憶力。但法國雷恩大學實驗結果顯示,孩子們常玩任天堂的掌上型遊戲機,記憶力改善程度不如廣告宣稱那麼有效。



不少任天堂廣告表示,該公司遊戲產品如「川島隆太教授腦力訓練」(Dr Kawashima’s Brain Training)及「頭腦柔軟體操學院」(Big Brain Academy),可改善「實用智商」,甚至可以讓玩家的記憶力大幅提高兩、三倍。



法國布列塔尼省雷恩大學對此說法進行實驗,科學家把六十七名十歲學童分成四組。前兩組使用任天堂掌上型遊戲機,進行為期七周的記憶力課程,第三組則用紙筆解謎,第四組除一般學校課程外,完全不做額外訓練。



英國《每日電訊報》廿六日報導,雷恩大學團隊在實驗前後,分別對四組學童進行記憶力及數學測驗,結果發現,使用任天堂掌上型遊戲機的孩童,記憶力並未出現大幅改善的現象。



雷恩大學認知心理學教授利厄瑞表示,任天堂掌上型遊戲機是科技傑作,當遊戲來玩很有樂趣,但宣稱遊戲有助記憶力,未免過於誇大。由實驗結果得知,任天堂掌上型遊戲機對孩童記憶力並無改善之功,對成年人亦復如此。



任天堂說,公司從未宣稱遊戲可改善認知功能;但結合簡單算數、記憶訓練及閱讀,對刺激記憶力而言不無俾益。





 


46人接生 美婦順產8胞胎


 


 


46人接生 美婦順產8胞胎


 




有史以來第二例 醫生也稱奇



〔編譯鄭寺音/綜合二十七日外電報導〕美國加州一名產婦二十六日在洛杉磯近郊的鐘花市順利產下六男二女的八胞胎,這是有史以來第二次八胞胎順利存活超過幾小時的案例,連見慣大場面的醫生也不禁嘖嘖稱奇。



鐘花市凱薩(Kaiser Permanente)醫學中心的婦產科醫生馬波斯表示,醫院的四十六人醫療小組原本已有準備將為七胞胎接生,誰知這名女子剖腹產下的竟然是八胞胎,讓他們大開眼界。凱薩醫學中心為了這次接生,事前花了好一番工夫準備,隨著生產時間接近,院方組成醫護人員小組,並準備了四間產房,還事前演練,確定一切準備就緒,可以順利迎接七胞胎誕生,不過千算萬算,還是沒料到誕生的嬰兒竟然還不只七個。



五分鐘連生八個 媽媽想哺乳



醫師表示,八名嬰兒從上午十時四十三分起陸續報到,五分鐘後,五個嬰兒接連呱呱墜地;八名嬰兒中,體重最重的約一千四百七十四公克,最輕的僅約六百九十公克,雖然早產九週,不過除了兩名需要使用呼吸輔助器、一名需要使用氧氣之外,嬰兒狀況穩定,心跳、呼吸都正常。院方稍後也拔掉嬰兒的呼吸輔助器。



馬波斯指出,院方尊重八胞胎父母保護隱私的要求,不會透露他們的姓名與住處,也不會透露她是否接受人工受孕。但院方表示,這名產婦打算哺育母乳,院方也會全力提供協助,因為照顧八名嬰兒並不簡單。



這名產婦是在懷孕二十三週時住院,並於住院七週後剖腹生產;八名嬰兒可能會留院至少兩個月,媽媽則可在一週內出院。



首例也是在美國 有七人存活



根據大英百科全書,史上第一個八胞胎案例出現在一九六七年的墨西哥市,不過八名嬰兒誕生十四小時後全數夭折;美國第一個八胞胎案例則發生在一九九八年,德州休士頓一名主婦產下體重在三百一十二公克到七百六十五公克之間的八胞胎,其中體重最輕的出生後一週因心肺衰竭夭折,不過其餘嬰兒順利長大,最近才歡度十歲生日。



就算是研究多胞胎的醫學專家,對這種一次產下八胞胎的案例也是大呼驚奇,南加大醫學院生育計畫主任鮑爾森表示,這種案例「難以置信地罕見」,因為女性服用排卵藥時,八十%都是生下一胎,其餘多數是雙胞胎,生出多胞胎的機率很小,更何況是八胞胎了。


合法性別篩檢 生男生女任君挑


 


合法性別篩檢 生男生女任君挑





許多國家都禁止篩檢胎兒性別,美國是少數例外,在加州有家生育中心,就讓客戶可以選擇要生男孩是生女,結果上門的華人和印度族群,幾乎都是要兒子,加拿大夫婦則都是要女兒。



這家位於加州的生育中心,打出包生男或包生女的廣告,結果生意越做越大,不過這一半一半的分布卻是很不平均,要男孩的幾乎都是華人和印度族群,要女孩的多數來自加拿大,大家都知華人社會重男輕女,所以中心刊登廣告,中文版可是主打。



醫生表示,來中心的華人,有6成是住加州當地,另外4成則是來自中國,這些夫婦花上每次高達18000美元的代價,約合台幣60萬,就是想一舉得男,美國人不講啥傳宗接代,不過他們也有想生男的,理由是想讓孩子性別平均一點。



利用胚胎篩檢技術,一對夫婦果然如願生了男孩,而且還是雙胞胎,當然孩子的性別能符合自己的期望,父母都很高興,但人類是否該扮演上帝角色,干擾性別平衡,卻是有很大爭議,現在許多國家都明文禁止性別篩檢,美國是少數合法的國家之一,雖然不禁止,不過當局也不鼓勵,因為現在可以選擇性別,將來隨著技術進步,父母還可以訂做一個心目中的完美寶寶,而人類是否真該越過這條界限,值得三思。(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被牙醫拔掉8顆牙 女童拒食餓死


 


被牙醫拔掉8顆牙 女童拒食餓死





〔編譯魏國金/綜合倫敦10日外電報導〕英國一名8歲女孩對牙醫的恐懼太過嚴重,致使她動完乳齒拔除手術返家後,拒絕張口進食,最後活活餓死在床上。



英國每日郵報10日報導,蘇菲.渥勒四歲時,因一名牙醫在檢查口腔過程中,不小心割破她的舌頭,導致她開始害怕牙醫。四年後,一枚硬糖讓她的一顆牙搖搖欲墜。



牙醫怕麻煩 一次拔掉8顆牙



蘇菲的母親珍娜10日在女兒的死因聽證會上說,她帶蘇菲上皇家康瓦爾醫院求診,醫師為了避免相同程序一再重複,決定動手術一次拔掉蘇菲的8顆乳齒。



術後沮喪 未再進食說話



擔任幼教老師的珍娜表示,手術後醒來的蘇菲,發現血從嘴巴大量流出來時非常沮喪,此後一直到死亡,她再也沒有張過嘴。蘇菲術後住院12天,全賴餵食管進食。



蘇菲出院後拒絕說話或吞嚥食物,珍娜試圖餵她吃優格、水果泥、西瓜、維他命錠,然而大部分的食物都從蘇菲的嘴巴溢出。珍娜說,蘇菲死前4天,她與丈夫打電話給醫院,央求讓蘇菲再度住院,但遭到拒絕,院方將案子轉交心理學家戴維森,他們每天聯絡戴維森至少一次,但她總回以︰「事情會好轉,只要小孩吃了些東西,就無須擔心。」



23天掉11公斤 死時僅24公斤



蘇菲變得非常消瘦,無法自行走路,她死時僅24公斤,從手術到死亡,短短23天內她掉了11公斤。驗屍報告指出,蘇菲是死於飢餓與脫水引起的急性腎衰竭,她的胃與腸內完全沒有食物。



蘇菲原是愛上學、愛吃東西的小胖妹,2005年12月2日早上,上樓想喚愛女起床的珍娜發現蘇菲已無氣息,抱起她衝下樓,其夫立即施以心肺復甦術,但仍回天乏術。




夫妻多親親抱抱 有益健康


 


夫妻多親親抱抱 有益健康




 



文/柯俊銘



您常牽著另一半的手嗎?平時會主動擁抱對方,或者是依偎在其身邊聊天嗎?一份近期發表在國外知名期刊「身心醫學」的報告指出,可別小看這些簡單的親暱動作,若能培養成為夫妻互動的習慣,除能增進彼此關係外,更重要的是,還能緩解精神緊張,預防與壓力相關疾病的發生。



該研究是由美國楊百翰大學心理系的Julianne Holt-Lunstad博士所主持,其在報紙刊登廣告,招募到34對健康且結婚至少半年的夫婦參與實驗,目的在了解夫妻間溫柔、親切的肢體接觸對於和壓力有關的生理機能會造成什麼樣的變化。



起初,這些夫婦被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經安排接受持續4週,每週3次,且每次約進行30分鐘的訓練課程,透過研究人員的示範與本身實際操作,學習如何透過對頭、頸、肩膀、手等部位的觸摸,覺察另一半的情緒狀況,進而藉此親近方式幫助對方紓壓。



另外一組則沒有任何介入,純粹只是當作控制組。在實驗進行前、後與過程中,兩組個案都要規律測量血壓,並檢驗血液或唾液裡頭的愛情荷爾蒙—催產素(oxytocin)與作為壓力反應指標的阿爾發澱粉酵素、可體松等生化成分的濃度。



分析顯示,有接受課程的夫妻體內的催產素濃度較控制組的夫妻高出許多。催產素已被確認可以降低個體的防衛心態與恐懼感受,提高對他人的信任,促進社交關係的發展,也因此又被學界取名為「抱抱化學物質」。



雖然兩組的可體松濃度並無太大差異,但有接受課程的夫妻,唾液內的阿爾發澱粉酵素濃度明顯比對照組少,可見傾向較為放鬆的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相對於控制組,有上課的夫妻血壓也普遍較低,其中以先生們下降的幅度最多。



研究者表示,以往文獻證實,情緒與社會支持有益於個人身心健康,對於夫妻之間更是如此,但肢體接觸帶來的正面影響,卻鮮少有學者探討。由這項研究發現可知,「抱抱化學物質」效果遠比想像中還要好,特別是男性會受惠更多。



有鑑於此,其建議在正常性生活外,夫妻若能不時也有表達關愛、親密的小動作出現,相信長期下來,對於雙方的健康維護與感情穩固會有潛移默化的效果。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