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視覺.龐克.蘿莉塔
龐克
龐克被很多種定義所涵蓋,在音樂方面,龐克的興起源自於對搖滾的反動;在穿著打扮上,典型的龐克是頭髮呈刺蝟型或兩側剃光為羅馬戰士頭,染上顯目的色彩,加上叛逆的鼻環及花色大膽的服裝。
龐克服裝演變History
最大特色:扣環、繃帶、扣針、打釘、拉鍊、反車線
傳統用色:紅、黑、白
代表字母:「A」= Anarchy(無政府主義)
七○年代:狂野大膽,每一個元素及配備都相當齊全,蘇格蘭裙也被大量運用。
八○年代:絕對是釘子,「打釘」技術紅極一時,簡單的皮衣加上DIY設計,就有獨一無二的龐克味。
九○年代:龐克正式轉化為流行精神,認真地表現自我才是龐克族的真義,不一定要全副武裝也可成功穿出
龐克感覺,如:一條皮帶、一雙鞋子、一個手環或一件背心等。
靴子幾乎是龐克流行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英國倫敦的龐克族,他們發揮各種創意尋找自己的「型」,但是只
有一樣東西在全國都買得到,而且價錢統一,那就是馬汀大夫鞋。後來在美國也為許多年輕樂團喜愛,年輕
人受此影響造成另一股風潮,並接觸更深一層的龐克文化。由於現代龐克主張「流行不應受限」,後來其他
廠牌推出的拳擊靴、或皮質高筒靴也都很適合搭配短褲、短裙或七分褲。
輕龐克時尚show room
現代年輕人的幸福之一,在於與流行文化的緊密度令人咋舌!只要你願意,幾乎可以隨心所欲地嘗試自己想要的造型。而現在正熱的「輕」龐
克Style,不再像以前那麼強悍,反而加入了許多柔美的元素在其中,如蕾絲、綢緞、運動萊卡、碎鑽…等,在炎夏中有消暑的視覺效果。
在整體造型上,不妨多一些性感、多一些女性特質,外套可選擇扣環式加上同樣帶光澤感的短裙;或是徽章上衣搭配蘇格蘭短褶裙;再者,
試試從大腿側邊開始綁帶的修飾設計也相當具代表性。
男孩龐克! 有型有款
今年的男孩龐克風,多了一些內斂及雅痞味道。稍微多層次的穿著方式也與龐克造型相互mix,有些英日混血的感覺。「拉鍊」式設計是本季重點,顏色也以卡其、墨綠等大地自然色變化延伸式。
<日龐>
日龐也就是比較偏向可愛或其他色系的龐服,因為龐克主要是以黑紅、黑白或全黑這些色系為主,如果突然出現了很紅色的、紫色的那些,就有點偏向日龐了,日系的搭配方法比較屬於〝混搭〞
<英龐>
龐克是從英國傳來的,所以說蘇格蘭裙、七彩的髮型...那種就是屬於英龐的
視覺系
日本有一派樂風稱做「視覺系」,它指的是八○年代末期在日本崛起的一群樂團,音樂風格以重金屬、搖滾樂為主,歌詞批判社會,更特殊的是樂手們的打扮多為濃妝、服裝華麗,頭髮也染成各種顏色,十分搶眼,XJapan、BUCK-TICK、黑鳥、月之海、Glay、Gackt、彩虹等藝人皆屬於此類樂派。
之所以稱「視覺系」,據說有一段歷史源起。大約在一九九一年,日本一家音樂雜誌社總編輯星子誠一約訪了當時日本前衛暢銷的樂團XJapan主吉他手HIDE,由於當時日本主流媒體對像XJapan這類樂團的造型沒有好感,他便請HIDE自己介紹這類樂團的音樂風格。
HIDE就建議星子誠一乾脆以他們剛推出的一首歌裡的一個字稱呼他們,那首歌是「Cry of visual shock」,HIDE建議的那個字就是「Visual」。從此日本音樂圈就以「視覺系」稱呼這類的樂團,而同年,星子誠一也創刊「Shoxx」雜誌專門報導視覺系。
「視覺系」的音樂啟蒙於西方重金屬搖滾,也受到德國歌德樂派的影響,而特殊的外型、化妝,有一說是來自衣著化妝皆華麗的美國KISS樂團,再加上日本風行的漫畫人物造型 (像是這次訪台的Gackt,他的斗篷羽毛造型,曾被譽為「法國王子」) ,如此型塑了整個視覺系的風貌。
一九九一年到九八年間可說是「視覺系」全盛時期,現在有不少樂團逐漸轉型或選擇各自發展,元老級的XJapan九七年底就選擇「無限休止」,之後吉他手HIDE過世;月之海 (Luna Sea) 也在去年選擇單飛,彩虹更是公開表示不要再以視覺系稱呼他們。日本的「視覺系」可說是到了另一個轉捩點。
羅莉
什麼是Lolita
名詞出處:源自俄裔美籍小說家納博科夫 ( Vladimir Nabokov )的著作《Lolita》,中文翻作羅麗泰,博客來或誠品有售,蠻厚的一本小說,故事敘述一名中年男子與一名12歲小女孩的戀情。
引申意義:泛指15歲(也有人說12歲或10歲)以下、身心發育尚未成熟、個性天真無邪、惹人憐愛的小女生。
發揚光大:此一詞彙傳至日本,經由ACG界(動畫、漫畫、電玩界)的發揚光大,使Lolita(或稱Loli、蘿莉)成為廣為人知的新名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