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稀有罕見! 12年才有一塊「玻璃膏」

 


神奇世界-稀有罕見! 12年才有一塊「玻璃膏」


 侯力元




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這次找來從英國來台定居藝術家貝馬丁,這次的作品,是馬丁第一次挑戰全台最大的玻璃雕刻技術,這件作品「玻璃膏」,是每12年才會從台灣玻璃的大窯爐底挖出,由於它的稀有珍貴,馬丁說花了很長的時間,嘗試很多方式,才將它完成。



螺旋狀的雕工設計,裡頭還有微微的氣泡,這顆原始的「玻璃膏」,是藝術家馬丁第一次挑戰全台最大的玻璃雕刻技術。藝術家貝馬丁:「它很漂亮,第一眼的感覺,像是貝殼化石,沒有改變太大的外型。」


體積有1.2米立方,重量高達600到700公斤的玻璃膏,是每12年從台灣玻璃的大窯爐底取出來做成的。貝馬丁:「第一天看到它,花很多時間,找不到方法做,終於找到一個方式將它做出來。」


馬丁說,很多人都會想問他同樣的問題,這件作品花了多少時間完成,他的回答是,真正創作的時間是1個多月,卻是他累積25年的經驗,才能完成這件作品。


2004年,和妻子來到台灣定居的馬丁,延續英國傳統的「直接雕刻」,一直以來都是從事木雕和石雕的創作,去年獲得三義木雕博物館,國際木雕競賽的冠軍,接觸玻璃的創作,是在5年前,無師自通下,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創作方式,這次他的玻璃藝術個展,不只是在展現一個玻璃創作的技巧,還融合他繪畫和雕刻的技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