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

東港溪鱷魚 屏東縣農業處:應是棄養

神奇世界


 


東港溪鱷魚 屏東縣農業處:應是棄養


 


更新日期:2010/09/30 04:11





〔記者侯千絹、黃良傑/屏東報導〕東港溪又捕到鱷魚,還咬傷民眾,屏縣消防局懷疑是5年前612水患被沖走的凱門眼鏡鱷,甚至可能是繁衍的下一代,但農業處指東港溪流域不適合鱷魚繁殖,612水患當時沖失的幼鱷都戴有腳環,獨臂鱷王「阿林仔」抓到的鱷魚沒腳環,懷疑應遭棄養。



研判非5年前612水患時養殖區流失



消防局長陳俊宏昨指派東港溪沿岸東港、潮州、崁頂、新園、萬丹、內埔、萬巒等7個消防分隊混編組隊,與民間「捕鱷特攻隊」一起協助縣府農業處捕鱷,預計10月5日成軍,昨起加強派人巡邏東港溪沿岸。



消防局指出,94年612水患時,潮州東港溪附近有一處養鱷人家,估計至少超過50隻凱門眼鏡鱷,被大水沖離養殖區,有如「倒」入東港溪般,一發不可收拾,當時農業處曾會同鱷魚專家,拚命撈捕回巢,另阿林仔也功不可沒,總共捕回32隻凱門眼鏡鱷。



東港溪的鱷蹤到底由何而來?農業處表示,612水患當時約有50隻長60公分的幼鱷不知去向,都是戴有腳環的凱門眼鏡鱷,陸續撈回30多隻,近幾年又有民眾捕到幼鱷數隻,官方推估612水患流入東港溪的鱷魚僅剩7、8隻,這次抓獲的鱷魚沒有腳環,初步研判應非612水患流失的鱷魚。



農業處指出,若以生長速度來看,凱門眼鏡鱷約需7到8年才會進入交配期,依當時流失幼鱷的成長週期推算,尚未進入繁殖期。若以生長環境評估,鱷魚和龜類相近,需有沙灘產卵孵化,東港溪流域都是草而無沙灘,繁殖的機率也是微乎其微。此次捕到的鱷魚應是民間棄養的零星個案,但為了民眾安全,官方將組捕鱷大隊夜擒鱷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