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殯葬化粧師真實神秘的一天
(龍華女子化粧組成員小飛正在整理一整套整容化粧的工具,平時除了8小時的工作外,女子化粧組的成員門也會彼此琢磨、交流化粧技巧。)
東方網記者張海盈4月5日報道:打粉底、畫眉毛、抹腮紅,涂唇膏...這個化粧的過程可能很多
女孩子都很熟悉,它能讓人獲得美的享受;但當同樣的過程在殯儀館化粧師手中操作出來,給人的印象卻往往是神秘而晦氣。
趁著清明節的到來,記者對龍華殯儀館進行了一番探訪,採訪中發現,化粧師們一天的工作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可怕,對於他們而言,這只是很普通的一份職業。
14分鐘畫完一具遺體
從剃鬍子梳頭髮開始,幫逝者口眼閉合到整個粧化完,記者看了一下表,龍華女子化粧組的小飛花14分鐘就完成了一名逝者的化粧過程,動作熟練但仔細,逝者的臉色從被推進來時的灰白乾癟變成了安詳沉靜,連嘴角描紅的輪廓轉角處也被一一勾勒出來。小飛告訴記者,最忙碌時每天當班的化粧師在8個小時裏要為百餘具遺體化粧,一般20分鐘內可以畫完一名逝者,但碰到一些因事故去世的人就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有時要花上3、4個小時,甚至更久。
小飛來自福建福州,從福州民政局的殯葬職業學校裏畢業後就來到了上海,為遺體更衣、整容、化粧這整個過程她已經相當熟練。“收入很穩定,工作也不算特別辛苦”,在小飛看來,這是一份頗為理想的工作,給逝者化粧除了需要做一些面部的填充、用的是戲劇油彩外,其他與一般的化粧區別也不大,“逝者本身並不會帶給我們太大的恐懼感,只要能過自己這一關就好”。
化粧科負責人李科長向記者詳細介紹了遺體從運到龍華到送到禮廳的整個過程,他一再強調仔細和責任是很重要的,從驗收編號、防腐、更衣、整容化粧到最後送到禮廳裏,不容許出現任何差錯,一旦遺體、名字和編號搞錯將是“天大的事情”。
記者體會:在進入化粧間大廳前,李科長一再提醒我們,裏面味道很濃,如果受不了要馬上說,但記者進入後發現,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聞,李科長看我們有點不知“天高地厚”,笑著說“今天氣壓高,如果換了黃梅天,你來試試,肯定受不了要吐”。
一個一百平方不大的大廳裏整齊地排列了幾十具面色各異的遺體,雖然在白天陽光下不十分恐怖,但一想到晚上如果一個人在這兒值班,一片靜謐中突然聽到一聲冰櫃啟動的聲音,膽大的記者還是忍不住抖了一下。
要集體報名“相約星期六”
說起大眾的偏見與誤解,李科長顯得有些激動,“社會上還是有很多因為不了解我們工作而產生的誤解,比如化粧時向家屬強要小費、對逝者隨意丟丟扔扔,但其實我們是非常尊重逝者的,這些在正規的殯儀館都不會發生。”
“過去過年從來不出去走親訪友,喜酒也很少去喝”,他笑著告訴記者,“但現在人們對於殯葬行業的偏見比以前少一些了,起碼我們的職工談戀愛沒以前那麼難了。”但記者在採訪中還是聽到化粧師們開玩笑地說,要為女子化粧組的小姑娘們報名“相約星期六”,讓這份在眾人眼裏還是顯得非常神秘的工作“曝曝光”。
記者體會:早上打車去龍華殯儀館採訪,攔到的第一輛車司機一聽是去“殯儀館”,奇怪地看了記者一眼後開走了,後來一輛車子的司機告訴記者,估計這是那位司機今天早晨的“開門生意”,一般來說碰到去火葬場,特別是一大清早,心裏總歸有點“疙疙瘩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